苏慧伦《谁是被害者2》网赞太会演!遇到低潮就去接触大自然的正能量
▼
▼正文:
2007年左右,淡出演艺圈的影歌视三栖一代玉女掌门人苏慧伦,自2020年回归乐坛;今年则在时隔12年后,带着全新戏剧作品Netflix《谁是被害者:第2季》重返演员身份,挑战法医角色的诠释,展现惊艳众人演技的表演魂。
以歌手身份,出道逾30年,唱了数百首脍炙人口生命音乐絮曲的苏慧伦,在2007年演完电影《流浪神狗人》,而于2008年以此片获得罗马亚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一直到2012年演出了《我和你》短暂复出大银幕,之后便息影11年。时至去年2023才再次回归演员身分,加入Netflix悬疑推理影集《谁是被害者:第2季》,饰演贯穿全剧要角的法医薛欣宁,在剧中深入调查一连串死亡命案事件。
演艺归来挑战神秘角色
回想起接演《谁是被害者:第2季》的初衷,苏慧伦除了被第一季的好口碑和专业制作团队阵容所吸引之外,“主要还是因为角色的关系,是一般人生活中接触不到的刑侦办案领域、法医角色的工作和身分,都是非常具有神秘魅力的挑战。”自觉在刚好的时间点和心境下,这部未曾接触过的新鲜剧作情节,勾起了她想再次尝试演戏的好奇心和作为演员的欲望。
接着她为了揣摩角色职人专业,特别向真正的法医请益学习相关识能,做足了田调功课,“很有趣地是,一开始法医大人就给了一系列验尸照片,让我在毫无预警忽然间看到,内心有被吓一跳。但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工作日常,跟我的生活完全是两个世界,是无法借由我个人经历投射在角色上。”为了打造角色有层次性的真实,“我觉得最难的是要带观众进入状况,跟随剧情抽丝剥茧,一同出队加入办案的行列,所以我也必须要在前置去真正看到一些比较真实的尸斑和遗体照片,并在解剖室分析,做好全然的心理准备,才能一起去感受戏里各个案件的蛛丝马迹与线索,感觉如同是角色和观众一起在进行的过程。”她说,实际拍摄时也因为大多都是跟尸体和假体等等不会动的人在交流互动,就像是经历了一场震撼教育。
“尤其是在验尸现场,因为剧组美术道具把假体都做得十分逼真,因而我都要先安抚好自己不能怕,还就此去看尸体替身的特殊化妆,让自己在开拍时不会被面目全非的样貌惊吓到;以及在命案现场需剪开凶手布置的缝线,以第一视角直击某个器官消失,要取证物时手不能抖……这些种种都一定得要非常稳定自我状态,才能很快进入法医的角色。”这也使得平时不太看惊悚片的苏慧伦坦言,“难忘的还有很多幕拍戏地点不是在废墟就是荒山野岭,再加上当时拍摄的天气很热、温度很高,戏服不是很凉快的穿着,身体里面都在冒汗,体验到跟以往截然不同的过瘾出演经验。”从微小处展现了她细致演技的表现。
感谢火花激荡支撑表演
形容这次剧集好比是共同创作的苏慧伦解释,“每场戏从一开始跟导演、编剧在开前置会议,到实际拍摄都给了很多自己可以解析与修正的表演空间,传达了自我意见的演绎方式。”同时认为演员间丢球也是成就戏剧重要因素的她,聊到与张孝全是继20年前共演《心动列车》后再次合作,“差别很大啊!那时合拍偶像剧,他才19岁,时隔多年现在为人夫、为人父的孝全,变得稳重,但感觉还是偏害羞内向(笑~)”。
她忆及两人印象最深的戏份,“我演的是一位极力追求命案真相不择手段的法医,和孝全扮演的案件关键重大嫌疑人方毅任联手查案;在影集开端就帮助他藏起成为嫌犯的证据,却又一边怀疑他,这种半信半疑、奇异矛盾的心境挣扎,真的多亏和他,以及李沐、王识贤、藤冈靛等等众多这么好的演员对戏,那种角色和角色之间在现场来回碰撞激荡出对的火花,感受到什么都到位了的默契。真的会觉得哇!太棒了,而且会有种感恩的心,感谢有如此的交流来支撑我的表演。”
不过在严肃氛围的拍摄之外,苏慧伦分享了私底下与张孝全的互动则常是彼此说笑,“有一场跟孝全在验尸的情节,试戏时,我们面对看起来满恐怖的假体,他可能为了让我放松心情,而闹了一下说起放饭时吃的鸡腿便当,当下让我产生有点不舒服的反胃画面,时不时在片场显露他调皮大男孩的一面,常令人好气又好笑。”
适时放手让孩子自由尝试
关于《谁是被害者:第2季》影集核心围绕着亲情,苏慧伦对此分享,剧中有一幕是具有亚斯柏格症的方毅任(张孝全 饰)和女儿江晓孟(李沐 饰)存在着父女间相处的隔阂困境,而询问她所饰的薛欣宁总是把晓孟当成自己的女儿对待,是怎么和孩子相处?“这让我满有感的理解是家庭就好比是一个小型社会,反映出很多人与人之间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的误会;或者是某一方想要控制另一方,进而衍生出想要维护自由或是反击的冲突发生。”这令她反思到很多人际关系,正因为个性或者是选择,导致不同的结果。
”身为妈妈在理性和感性进退之间,对孩子教养的分寸界线拿捏,我也还在学习与感受,只能时时提醒自己适时放手的必要。”
对应到现实生活中,自己也是母亲身分的她娓娓道来,“现今小孩从他们眼里看到的世界,跟大人看到的不一定相同。因此,我其实常常在思考是否不应该用自己的角度,让我的孩子跟我用一样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理解,以及在成长中可能会碰到的一些事情,不论好坏,事实上对他们来说都是种滋养。”她如此表述,“当然做父母的不可避免都会担心,忍不住会想保护自己的孩子,但是跟着爸妈的理想走,反而会有所束缚了孩子对自由的想像。或许适时给出空间,让他们在安全范围内自己去碰撞,这样对他们长大以后去面对到一些复杂困境时,才会磨练出解决的能力。”她直言,母爱是种天性,“身为妈妈在理性和感性进退之间,对孩子教养的分寸界线拿捏,我也还在学习与感受,只能时时提醒自己适时放手的必要。”
至于剧里以各种不同人物视角探问“家”的定义,对于在现阶段将家庭摆在第一位重心的苏慧伦而言,“每当在外面工作后回到家时,感受到家人间情感的联系,然后会知道在自己需要时,这些人是不会离开,他们都会在,并是能寻求帮助和给予支持,那就是家,是爱存在的地方。”
”每当在外面工作后回到家时,感受到家人间情感的联系,然后会知道在自己需要时,这些人是不会离开,他们都会在,并是能寻求帮助和给予支持,那就是家,是爱存在的地方。”
创造热情好奇探索日常
透露常常会自我怀疑的苏慧伦,有时候会对自己的表现检查太多,“但在拍这部戏时,现场几乎都没有看回放,就是希望自己不要因此影响后面演出。”然而,她却因很多镜头都一次OK,反而有了内心小剧场的焦虑担忧,她笑说:“演员和歌手不能用同个角度去看待!毕竟当艺人这么久了,现在很多工作对我来说,若是有创造性,可以燃烧热情,就会有更大的热忱,驱使我去探索未知的可能。”
眼前的她以一种不设限的超然态度侃侃而谈,“以前在音乐、歌曲层面,往往会觉得必须要把我自己的某部分放进去,让大家产生共鸣共感。而今慢慢有些改变,会觉得其实我也可以不用做自己,尤其是在演戏时,会有一种活了别人生命的体验,为此有了挑战,要去创造人生,拥有敏感度地在平常进行很多观察,这就会有一种瘾!从中觉得真实生活上面的觉察更有趣。”并有了深刻启发,“即便面临人生如戏的社会情节上演,都能不要太快去做评论,无需跟着大众的集体意识,陷入不安的氛围,给自己一些时间消化内心的想法;若遇到低潮,那就去接触大自然!暂时切断复杂的处境,安静感知自然生命力的正能量。”相信未来,苏慧伦依旧会怀抱着年轻蓬勃的处世态度,去开阔自我的新境地。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