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宝春的凤梨酥 童年回忆成就世界级美味
▼
<img class="aligncenter" src="https://img.ayxhk.com/wp-content/zsayxhkcom/2024/07/1721043105-313b061c4fa289f.jpg" alt="▲凤梨酥-吴宝春(▼正文:
在中国台湾烘焙界,吴宝春是一个响亮的名字。然而,在这位世界级面包大师的成功背后,藏着一段充满温情的童年往事和一位坚毅母亲的身影。这些看似平凡的回忆,成为了吴宝春烘焙生涯中最珍贵的原料,滋养了他的创作灵感。
吴宝春的故事始于屏东乡间。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印象深刻,凤梨就是我们家的配菜,白饭配凤梨。”这是什么特殊的餐桌组合?吴宝春娓娓道来,“妈妈是凤梨田的工人,即使工作辛苦、环境恶劣,也咬牙苦撑一个家。”艰难的岁月里,母亲在凤梨园劳作的身影是他刻在脑海的童年。
▲凤梨不仅是食物,更是联系母子情感的链结和他最鲜明的味觉回忆。(图/记者陈诗璧摄)
凤梨,成为了母子情感的联系、最鲜明的味觉记忆:酸涩又粗糙。“吃到都会割破嘴!”吴宝春尴尬苦笑着童年的日常,但也正是这些酸甜交织的回忆,成了他做面包的独到养分,“我觉得有时候这些食物啊,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在吴宝春年轻时,凤梨酥还不是独立的点心,而是喜饼中的一种选项。有趣的是,早期的“凤梨酥”其实并非完全由凤梨制作。“以前我们学做的时候,的确是用冬瓜馅,没有错!”吴宝春解释道。
为何用冬瓜代替凤梨?原因在于早期的凤梨纤维粗糙,加上削皮工序繁琐,难以处理,且产生大量果皮厨余。当时环保意识不如今日,小型糕饼店难以处理这些废弃物,若委外处理又会增加成本。
相比之下,冬瓜更易处理。“冬瓜是一种很随和的食物。”吴宝春说,“它果肉丰富、纤维细腻,削皮后废弃物也少。”这使得冬瓜成为早期凤梨酥的理想替代品。
▲▼馅料和饼皮的比例必须是一比一才最好吃,吴宝春以母亲之名推出的无嫌凤梨酥。(图/记者林挺弘摄)
随着时间推移,凤梨酥的制作方法不断演变。吴宝春回忆起初学时期,比较类似做“汉饼”,“饼皮以鸡蛋、牛奶为主,奶油成分较少,像广式月饼皮。”他特别强调,“凤梨酥,其实一直在演化。”
随着奶油在市场上日益普及,凤梨酥的制作方法也随之改变。大约在1980年代(民国70年代),一种“西化”的凤梨酥饼皮开始出现。这种新式饼皮增加了奶油含量,使得口感更加酥脆,为凤梨酥发展历程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这一演变,反映了烘焙技术的进步,也体现了中国台湾社会口味的变迁,为传统糕点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然而,一开始的尝试并不顺利。吴宝春回忆道:“当时还没有找到一个可以在市场上容易被辨识的独特性。”
突破口来自于一个特别的配方。吴宝春学到了加入咸蛋黄,为凤梨酥带来了全新的风味,“咸蛋黄和凤梨馅的搭配非常和谐。”他解释道。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馅料与饼皮的比例。
▲随着奶油在市场上日益普及,对中国台湾糕饼烘焙业带来刺激,凤梨酥的制作方法也随之改变。(图/记者林挺弘摄)
“馅料和饼皮的比例必须是一比一,这样才最好吃。”吴宝春强调,“但这个平衡很难掌握。馅料过多,饼皮就无法完全包覆,造成浪费;反之,饼皮过多、馅料太少,又会失去平衡,影响口感。”这种精确的平衡,成为了吴宝春凤梨酥制作的关键,也是他追求完美口感的体现。
于是,重现中国台湾50年代的酸甜,100%的纯凤梨让内馅保留细致纤维、呈现诱人的金黄X泽;特选的屏东鸭蛋黄为凤梨酥增添了独特的发怀旧香,而精心调制的饼皮则散发着令人怀念的香气。以母亲之名的无嫌凤梨酥推出。
对吴宝春来说,无嫌凤梨酥除了一个产品的品项,更是一种对家乡和童年的缅怀。用自己的方式,将母亲的坚毅和爱融入烘焙艺术中,向土地致敬。
▲食材的演进,反映了烘焙技术的进步,也体现了中国台湾社会口味的变迁。(图/记者林挺弘摄)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